首页
正文
2018/07/18

那个高升了的朋友突然约不出来了!

Wilson Mok

点击“戴尔易安信解决方案”快速订阅


都说友情禁得起任何考验

你富贵我贫穷?没关系!

你貌似潘安我丑若无盐?不在意!

你春风得意我进退维谷?无所谓!

 

秉承着这种对友情的信念,

我与老张一路从幼升小,

小升初,初升高,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职场小白混到现在,用情比金坚一点也不过分!

 

上周老张高升了,我从内心替他高兴,

想约他庆祝!然而,一推二,二推三,

各种犹豫再三推辞!

 

“人家高升了‘CIO’,

谁还想理你这落魄工程师!”

媳妇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我!

 

不可能!我们这些年就一个高升你就变了?!

冒着京城大雨!南三环赶到了北五环老张的家!

没错!我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然而!没看到推杯换盏纸醉金迷的老张,

却看到了唉声叹气耷拉如狗的老张!

 

“我真的快愁死了”老张娓娓道来:

“这么多年来,看的都是服务器、网络、存储盒子的事儿,偶尔跟业务那边对接下需求也算得心应手。但最近领导非常重视IT数字化转型,让我明天交一份计划书。”

 

看着憔悴的我的朋友老张!

我全然忘记了我来痛打陈世美的目的,

我决定用我十多年IT基础建设的经验

帮他搞定他的难题。



1

私有云技术路线如何选择?


如何上云?这已经是各个企业CIO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老张今天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今天不是上不上云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上云?怎样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结合建立一个可控的适合企业自身的混合云架构?前几年云计算的概念满天飞,时至今日,许多用户的数据中心还是停留在虚拟化平台上,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私有云。虽然基本上每个IT厂家都会跟自己的客户讲解自己的云计算方案,但是那么多年来,国内客户自己成功的搭建私有云的案例不多。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方案上云?

我建议老张先对比一下可靠的技术路线。目前成熟的私有云搭建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VMware vCloud、Microsoft Azure Stack、Openstack。我们可以分别先从技术成熟度、搭建难度、运维容易度来进行排名。



从中可以看出VMware vCloud在这三个方面都是远远超出其它两者。同时我们分别看看Microsoft Azure Stack和Openstack的优势特点,是否适合用户自身的实际情况。


Microsoft Azure Stack

Microsoft Azure Stack比较突出的优势是当用户同时使用Microsoft Azure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时候,因为微软在公有云和私有云采用一样的底层架构,因此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互相交互是最方便的,可以实现无缝的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但是用户是否只是采用了Azure公有云?或除了Azure公有云外,还采用了其它公有云?考虑到国情,基本上用户只采用Azure公有云的案例不多,所以这个优势对于这些用户基本上不明显。显然老张的公司不属于该类的客户。


Openstack

Openstack的解决方案更多的适合大型的信息技术类型的公司,例如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因为Openstack作为开源项目,其特点是没有软件许可费用,开放和灵活定制。但是这里面必须说明的是,没有软件许可费用,并不一定表示节省成本。因为Openstack需要整个IT基础运维团队高度熟悉其技术,不是一两个高级工程师就能搞定的。正常来说,就算是一个规模较少的Openstack集群(少于100个节点),至少都需要5~6个Openstack技术能力较强的资深工程师参与维护。所以,如果你不投资在软件上,你就必须投资在人身上。当然老张的公司也不是这样类型信息技术公司。


VMware

至于VMware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人人都认同的。不过大部分人觉得其障碍就是软件许可费用过高,对于成本不好控制。不过这点其实要用户怎么计算的问题,因为表面上VMware的初始购买成本高,但是并不代表最终拥有成本高,这个需要考虑到人员和管理,运维等一系列的成本计算。



2

结合现有IT基础架构搭建私有云

老张的公司目前已经采用了服务器 + 存储 + CISCO的网络交换机搭建了传统VMware虚拟化平台,并将大部分应用迁移到了虚拟化平台,部分应用还是直接运行在物理机器,例如SAP ERP还是传统的Unix主机,并且利用存储做了数据容灾,但是没有做应用级别双活容灾。


我问老张:“有没有听说过超融合?”


老张说:“这个已经是流行词汇了,是一个软件定义存储的实现方式“。


我再问老张,“你知道上述搭建私有云平台的三种技术路线里面,最快捷方便的基础硬件平台是什么吗?”。


老张回答:“我知道的话,还这么发愁吗?”


我说道,其实上述的三种私有云的最快捷和方便的搭建硬件平台就是超融合。因为VMware建议使用vSAN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来搭建VMware vCloud,而微软的Microsoft Azure Stack交付给用户的软硬件平台就是默认使用了微软的SDS(超融合技术)来组建的,至于Openstack在规模不大的非公有云架构中更多的选择方案也是超融合。所以,超融合现在为什么那么流行,同时基本上所有厂家都在推。


如上所述,如果你选择了VMware的技术路线作为私有云平台,建议使用Dell EMC的VxRail超融合平台作为你私有云平台的基础硬件。为什么?因为VxRail就是结合了VMware vSAN和Dell EMC数据保护方案的超融合。



基本上很多大小硬件厂家也都号称有自己的超融合平台。但是从用户角度来看选择超融合设备主要就是简单省心,特别是超融合平台的自愈和自动化,它无需要像传统架构那样,主机/网络/存储分别为独立的系统,传统架构使云计算的IT基础架构的敏捷性大大降低,特别体现在扩容和规划方面。


而传统架构所带来管理和运维的复杂性更是大大不便和复杂。所以如果用户因此选择了不适合的超融合平台,其带来的效果是适得其反。为什么?试想一下如果在VMware虚拟化环境下使用了非VMware vSAN的超融合,用户必然面对3个实际不同供应商的产品(OEM贴牌的算第三方产品),就是虚拟化软件+超融合软件+标准X86服务器。试想一下,如果VMware的虚拟化软件发现报错,那么可能需要超融合软件公司和x86服务器公司和VMware三方会诊,这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而且必然会影响运维,作为一个IT运维的老鸟需要规避这种情况。


所以本来想使用方便的东西就带来更大的不方便和复杂了。因此用户在选择超融合设备的时候特别的小心和谨慎,毕竟这个设备和软件的稳定性确定着整个云平台的稳定性。我们可以从IDC公布的2017Q3超融合的数据里面可以看出来,Dell EMC(包括了VMware)和Nutanix的两者在超融合(HCI)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了51%,远远抛离其他HCI供应商。


IDC 2017 Q3 超融合市场份额数据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对于超融合方案的选型是非常谨慎而导致极度集中,基本都是选择Dell EMC或Nutanix的方案。


对于老张的公司,因为初期已经使用了大量的VMware虚拟化,建议他采用Dell EMC VxRail超融合,是因为本身VxRail就是基于VMware vSAN的超融合,而vSAN就是集成在VMware虚拟化软件vSphere的内核里面,所以这个是无缝结合,都是来自VMware公司的软件,对于运维和管理都是一体化的。而Nutanix相对于VMware vSAN的解决方案的优点是,它可以支持多虚拟化的平台。如果老张公司同时具备着多种虚拟化平台,例如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开源KVM,那样的话Nutanix就是不二的选择。



Dell EMC VxRail超融合可以根据老张公司目前的IT基础架构逐步实现上云的规划和部署,而实现的方式非常简单。首先,根据老张公司目前虚拟化程度的问题,逐渐将大部分应用尽量迁移到虚拟化平台。因为云平台最好是以大部分虚拟机的模式运行,只留下小部分目前还不适宜虚拟化应用运行在物理机上。


对于这个问题,

老张马上觉得有2个部分需要确认清晰:

①  大部分应用都适合使用虚拟化,但是目前公司SAP ERP是否也适合?


②  如何实现简单无缝的迁移这些虚拟机到新平台,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对于老张的疑虑,我又举个例子说,其实目前绝大部分的应用都可以在虚拟化平台上运行的很好,毕竟这个技术已经很多年了,非常成熟。就举个SAP HANA的例子,目前最新的SAP ERP都是运行在SAP自己的内存数据库HANA上面,而HANA是可以运行在虚拟化平台上面的。这个是SAP官网可以查验(https://wiki.scn.sap.com/wiki/display/VIRTUALIZATION/SAP+HANA+on+VMware+vSphere),从SAP官网得知,VMware 5.5就已经支持和认证了HANA on vSphere。另外从最近Dell EMC官方媒体透露的消息(见“SAP HANA将在超融合VxRail上可用”),从该文可以得知,Dell EMC已经在内部测试HANA on VxRail了,并且取得非常好的评测结果。可以由此推想,Dell EMC和SAP很快会推出HANA on VxRail的认证。


SAP HANA on VxRail的测试数据1


SAP HANA on VxRail的测试数据2


因此在可以说目前老张公司绝大部分的应用,可以迁移到虚拟化平台运行,在不久将来,甚至可以将SAP ERP都整套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面。


另外老张的第二个疑虑,如何将目前大部分的虚拟机迁移的问题,更是容易。因为VMware平台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迁移工具。当然根据工程师的经验可知VMware的冷迁移工具基本不会失败,但是遇到在线热迁移和跨数据中心的热迁移的话,VMware的工具并不是最好的保障。而VxRail本身自带Dell EMC在业界闻名的CDP数据保护软件Recover Point,利用它你可以进行无缝的在线热迁移,哪怕是长距离的2个数据中心之间的虚拟机迁移,也可以使用它。



当用户逐步使用了超融合设备取代了传统的虚拟化平台架构后,在IT基础架构方面就可以初步实现部分自动化,例如自愈、数据自动保护等等。但是这还不算完整的云计算平台。那怎么进一步演化呢?其实如果利用VxRail成功搭建了IT基础架构后,这个演化就变得极其简单了。因为整个的基础架构不需要任何的改变,只是再添加VMware vRealize Suite软件许可就可以变为完整的私有云平台。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传统虚拟化平台→VxRai超融合架构→VMware私有云。



3

私有云搭建的成本和人员


每个老板肯定都是关心成本的,这个是无可厚非的。老张在未定私有云技术路线前,找不着成本边界,无法评估成本。现在觉得基于VMware的技术路线 + VxRail超融合来搭建云平台是容易和相对简单可控的,但是感觉上VMware平台的费用过高,他对老板有点难以启齿。我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因为这也是那么多年来绝大部分IT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共同痛点:知道某种技术非常好,帮助非常大,但是无法在成本角度上说服老板。


我对老张直言,这个是多年一直存在的问题。不过对于企业管理者或从财务角度来说,成本是关注的,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投入了成本而获取的收益是如何的? 这个才是真正关键点。所以说最好的和最有能力的说服人员不是来自IT厂家,而是用户本身。因为来自IT厂家的人员对于用户的业务肯定相对不熟,如何能将这个收益完全100%计算清楚的人应该是来自用户。


不过作为IT厂家可以提供一些管理和运维方面的节省成本的思考点,帮助老张疏理了方案的ROI(投入回报率)。


首先,部署和扩容上线时间极快,大大节省了用户时间和成本。这套方案需要在用户确认细节方案前,经过用户环境的调查和用户IT人员的反复讨论咨询,在工厂内部已经制定了所有的软硬件配置,包括软件的设置,尽量做到开箱即用。所以,这个方案的部署非常简单和快速,只要前期工作沟通充分,技术上可以做到整个数据中心数百甚至数千个节点在1到2周内上线。在扩容的时候,节点的上线更是分钟级别的,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人员成本。试想一下,别的方案,在整个数据中心级别部署的时候,估计时间是以月为计量单位的。


其次,整套方案都是基于原来用户已经在使用的VMware虚拟化平台上的,用户IT的学习过程时间基本可以忽略。因为用户IT人员熟悉VMware的软件和管理界面。就算节点数量大大增加,也无需增加IT运维人员。不像传统架构,随着设备的增多,需要成比例的增加IT基础架构运维人员。


再有就是,这套方案不像别的方案一样,整套软硬件平台的售后服务都是统一由Dell EMC负责。对于运维人员来说,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他们只是需要找Dell EMC一家供应商就可以解决问题,没有需要多家供应商参与解决问题的情况。对于保障业务持续运行具备强大基础。


最后,方案集成了数据保护方案,可以保障用户指定一定数量的关键应用的RPO和RPO由分钟级到秒级,甚至实现趋向零。无缝实现业界最高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中心模式 – 双活数据中心。


其实,某个角度来说VMware + VxRail的组合提供的不是一个‘搭建’私有云的方案,其实是一个‘购买’私有云的方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上所述知道,该方案可以做到直接从厂家生产车间里面已经预定制了软硬件配置和设置,开箱即用,然后用户之前已经熟悉了VMware的平台和管理界面,对于用户来说就像买车,从4S店中直接购买了车,而且这辆车还是包含3年或5年免费全面保养服务。用户需要的只是会开车就行了。所以,Dell EMC这套方案非常适合想做IT转型的企业,这套方案的真正想要帮助用户做到用户只需要做他们擅长的东西,就是关注与业务直接关联的应用,而对于IT基础架构这种底层平台只需要交付给Dell EMC就行了。


老张听完了我对他的建议,不禁频繁点头,眼睛发亮,马上说他知道怎么写他的报告了。“早知道我就赶紧找你去了!”


“行吧,别酸啦!赶紧请我大吃一顿!高升了还不表示一下!”我没有说我本来打算打他一顿这件事。


还好友情,确实是不分升职还是落魄的!


在线咨询
项目咨询
采购咨询专线400-884-6610
订阅偏好享优先通知
热门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删除回复
回复
删除回复
更多回复
查看全部条评论
{{dataFromApi ? '您是否在找' : '其他企业都在看'}}
{{item.slogan}}
{{item.slogan}}
{{item.title}}
咨询客服获取特惠价{{item.sale}}{{item.price}}{{item.sale}} {{item.price}}
项目咨询
发表评论...
  • 在线客服
    联系客服
    (工作日 08:30-17:30)
  • 项目咨询
  • 采购咨询专线
    400-884-6610
    (工作日 08:30-17:30)
  • 售后咨询专线
    7*24小时客户支持
    400-886-8616
    400-886-8618
取消发送
取消发送
热门评论
删除回复
回复
删除回复
更多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
Wilson Mok
删除该评论,是否确认操作?
取消
确认

参与问卷提交即有机会成为幸运用户,

赢取精彩礼品一份,寻找幸运的你,快来参与吧!

立即参与>>
5秒后自动关闭
取消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 AI PC
    • 2025新品
    • Dell Pro 笔记本
    • Dell Pro 台式机
    • Dell Pro Max 工作站
    • Dell Pro 显示器
    • 17G 服务器
    • 数据存储
    • 数据保护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戴尔企采中心
    戴尔专线客服
    您好,我们的在线客服人工咨询时间为工作日的 8:30-17:30,感谢您的咨询!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在下个工作日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管理您的Cookie
    戴尔使用不同类型的 Cookie 来优化您的体验并启用某些网站功能,改善您的整体网页浏览体验。请注意,如果阻止 Cookie,则可能会影响您的网站体验,并可能对我们可提供的服务或功能造成影响。
    基本

    允许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上移动以及提供访问诸如您的个人资料和购买、登录凭据以及网站其他区域等功能的访问权限。

    营销

    用于了解我们网站上的用户行为,并展示与您的兴趣更相关的广告。

    统计

    通过收集和报告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访问者如何与我们的网站互动。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拒绝
    确认
    取消
    确认
    请确认您的邮箱地址,
    我们会发送下载链接至您的邮箱。
    请填写正确邮箱
    您的企业近期是否有采购 IT 产品的计划?
    请选择
    提交并获取下载链接
    提交成功,下载链接已发送到您的邮箱,
    请查收!

    戴尔发布针对AI领域服务器产品

    还剩2页未读

    图片标题

    戴尔发布针对AI领域服务器产品

    批量议价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OptiPlex 3050微塔式机和小型机Tower249020OptiPlex 3050微塔式机和小型机Tower249020OptiPlex 3050微塔式机和小型机Tower249020OptiPlex 3050微塔式机和小型机Tower249020
    为通用型商务应用程序设计的可靠为通用型商务应用程序设计的可靠为通用型商务应用程序设计的可靠
    型号

    8G 1TB SAS H330 DVDRW 495W

    参考价格
    6499.006499.00咨询客服获取特惠价
    意向购买数量
    1
    * 公司名称
    请输入公司名称
    * 姓名
    请输入姓名
    * 手机
    请输入手机
    * 邮箱
    请输入邮箱
    * 需求描述
    请选择
    采购专线
    联系客服
    提交
    *验证码无效
    确认
    全新PowerEdge DSS8840
    DSS8440是一款2路4U服务器,旨在为机器学习应用提供极高的性能,配备多达10个加速器
    PowerEdge DSS840 型号1
    PowerEdge DSS840 型号2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请输入兑换码

    PowerVault ME4012
    限时免费升级 / 提速不加价 / 性能秒提7倍
    限时促销
    5秒后自动关闭

    感谢您的报名

    返回首页
    请输入验证口令
    复制以下链接观看视频
    复制
    Toast 内容
    补全信息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 姓名
    请输入姓名
    * 企业邮箱
    请输入企业邮箱
    * 公司全称
    请输入公司全称
    提交
    请准确填写您的邮箱
    完整报告即时发送到您的邮箱
    * 姓名
    请输入姓名
    * 企业邮箱
    请输入企业邮箱
    * 公司全称
    请输入公司全称
    提交
    请选择标签,将有助于提供精准服务
    您对哪类产品感兴趣?
    • 云
    您将应用于哪个领域?
    • 大数据
    • 软件定义
    请输入您的企业邮箱与手机号,方便后续发送资料
    企业邮箱

    请输入企业邮箱

    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成功图片
    关闭
    文章标题
    文章标题
    文章标题
    文章标题
    订阅您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开启订阅
    长按扫码关注戴尔企采网
    了解更多企采会员福利
    长按识别跳转小程序
    手机号绑定
    手机icon图标

    请输入手机号

    验证码icon图标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绑定手机号
    绑定手机号的三大理由
    1.网信办规定,互联网注册用户要提供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的真实身份。
    2.微信授权登录出现故障时,仍用手机号顺利登录,会员各项权益及活动不受影响。
    3.绑定手机号即可享受免费抽奖、0元试用、积分兑换好礼等会员权益。
    loading请稍后...
    订阅弹层
    订阅表单弹层
    邮箱:
    姓名:
    订阅成功弹层
    {{form.textBtnText}}
    {{form.textBtnText}}
    {{form.subBtnText}}
    去注册
    {{form.textBtnText}}
    获取“戴尔资产报告”
    请提供设备使用方的相关信息,以免影响后续保修
    立即获取
    获取“戴尔资产报告”
    您已提交成功,请您注意查收邮件,“戴尔资产报告”将在2个工作日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您
    查看设备保修情况
    注册有礼
    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