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2018年,弹指一挥二十年,代表着中国IT产业风云变幻的二十年,也是企业级IT最重要的二十年。
——题记
1998年,中国的企业级IT刚刚步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到了2018年,企业级IT全面触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
作为企业级IT领域的杰出代表,戴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不断立足存储、服务器、网络、云等方面的发展,在中国为中国,顺应中国用户的需求变化,借助全球领先技术引领潮流变革。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
一切美好尽在风云变幻。
合纵连横,兼并重组,
一切发展尽在技术创新。
戴尔在中国的二十年,可谓中国企业级IT在这二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辉煌成史今追忆,
继往开来风云聚。
创新更待需求变,
未来就绪添新局。
1
存储:从流动数据架构到数据湖
谈及企业级存储,自然少不了Compellent这个重要的角色。早在2010年12月,戴尔以9.6亿美元正式收购Compellent之后,不仅让Compellent流动数据架构实现了更全面的发挥,同时也让流动数据架构得到了更重要的发展,由此成就了戴尔易安信现在重要的产品线——SC系列企业级存储。
回顾流动数据管理架构FDI的发展变化,我们也可以基本看清企业级存储从数据存储到智能管理的发展大趋势。
◆ FDI 1.0阶段,只是实现了ServerSAN性价比、采用SSD+服务器直连存储、基础数据经济分层。这个时期的流动数据架构专注在存储的经济性,重点满足用户更优的数据存储成本。
◆ 在FDI 2.0阶段,实现传统阵列与简单的SDS模式,采用全闪存+智能化分层技术,SSD管理+持续性CDP方式。这个时期的流动数据架构让用户可以开始获得智能管理的效果,实现软件定义存储部分需求的同时,能获得更有效的数据保护。
◆ 在FDI 3.0阶段,实现业务的高可用与容灾,以及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采用双活阵列+持续CDP模式。这个时期的流动数据架构不仅满足了用户数据保护的基本需求,也实现了更高级别的容灾与高可用。
◆ 在FDI 4.0阶段,实现了异构平台数据流动,采用多平台数据流动、联合系统集群、统一存储架构,数据自由存在于多数据平面。这个时期的流动数据架构实现了用户在平台层面的管理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以更全面的数据存储为其整体业务提供数字化支撑。
◆ 到了FDI 5.0阶段,实现了自动化规划、运维、资源管理的商业可靠性解决方案,采用服务器、网络、存储的SDN+SDS超融合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平台,从融合、策略上实现管理融合的超融合架构。这个时期的流动数据架构不仅助力用户私有云的创新部署,同时可以实现更智能的超融合架构与数据融合管理。
每个时期的发展代表着每个时期用户需求的变化,也体现着用户的创新选择。然而对于戴尔易安信来说,在数字化转型进入上升期的当下,需要从全局着眼,采用更全面的存储技术助力用户数字化转型。
随着以云、大数据、移动性为代表的第三平台在企业应用领域的兴起,用户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变得更为复杂,业务与IT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微妙。不管是从时间维度、技术维度、应用维度,还是从当前用户云化需求的维度来看,企业用户的数据存储不再是一个存储阵列那么简单了。
在这个时候,戴尔易安信第一个在全球企业级存储领域提出数据湖的概念。当然数据湖的概念在大数据领域出现得比较早了,在企业级存储领域,基于数据湖的解决方案,把不同结构的数据统一存储,实现了存储的一致性,方便了数据的存储、调用与分析,提升了数据集成的有效性。
不过,戴尔易安信更为强调数据湖在数据存储、清洗、分析、展现、管理的统一性,不仅实现了统一平台管理,同时也让数据在一个平台上共享。用户无需数据迁移,而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统一存储,由此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存储变成一种服务。
为此,戴尔易安信 Isilon OneFS单一文件系统帮助企业用户在向第三平台的迈进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池化,任何一个硬件都是作为一个池化的资源提供服务,不存在独享的硬件资源,无论是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抑或是网络资源,都在为资源池提供服务。
这就是OneFS最早设计出来的创新架构,让用户的戴尔易安信 Isilon存储设备形成一个数据湖(Data Lake)。基于数据湖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来灵活地扩展存储节点,在不停机的情况下,简单方便地提高整个集群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这主要受益于戴尔易安信 Isilon OneFS专注于Scale-Out模式的架构设计,从而在可伸缩性、性能、易于管理和数据保护方面更好地满足用户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存储需求,从而帮助企业用户基于数据湖平台轻松扩展至边缘位置和公有云中。
▐ 目前,戴尔易安信数据湖与对象存储Elastic Cloud Storage(ECS) 结合,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而且能将数据存储提升到更高水平,实现基础架构的现代化。
也就是说,戴尔易安信现在继续发挥着流动数据架构在企业级用户数据存储领域的优势,同时也帮助用户把存储孤岛整合成一个超大的、可横向扩展的多协议数据湖。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在大数据分析、数据保护、数据安全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用户的云端数据存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从今往后,流动数据架构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方案,而是用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异构存储平台私有化整合的解决之道,是实现企业数据融合智能化的最佳模式。
而数据湖也不再是一个数据整合与数据集成的工具,它正在催生新的业务模式,为企业用户提供分析即服务(Analytics-as-a-Service)的创新实践方式,通过提供对数据湖的访问权限,可以进行自服务分析。与此同时,企业用户还可以使用“软件定义的存储”选项将数据湖扩展到企业边缘,或者无缝地集成至云环境。
2
服务器:PowerEdge的代代传奇
存储是企业的根本,但为了这个根本,必须提供强劲的计算动力。在企业级领域中,服务器创新一直都处于行业发展的风口浪尖。
戴尔易安信以长期专注企业级服务器领域发展为整体定位,不仅携手英特尔在服务器技术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也给众多企业级领域的典型用户长期提供实践应用。以应用带动创新,以创新带动产品迭代,以产品迭代带动更广泛的实践。正因为这样的专注专心与专一,使戴尔易安信赢得了市场的长期认可。
在IDC发布x86服务器市场最新调查报告中,戴尔易安信服务器产品一直位列全球与中国市场前列,在销量与销售额两个角度的比较上,戴尔易安信的服务器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8年第二季度Dell EMC服务器销售额全球第一
回顾过往发展,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的每一代,都代表了当时行业的领先力量,从10G、11G、12G、13G到现在的14GPowerEdge,正是坚持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发展思路成就了戴尔易安信现在这一切以及未来的更多机会。
戴尔易安信14G PowerEdge服务器推出后,很快就公布了Benchmark测试成绩。2017年8月,搭载了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戴尔易安信14G PowerEdge服务器在标准SAP HANA平台基准测试和SAP Sales and Distribution 2-tier(SD 2-tier)销售与分销标准应用基准测试中,获得共计4项世界纪录。
当然了,近来戴尔易安信最新推出的高性能模块化服务器PowerEdge MX系列,也备受业界关注。PowerEdge MX不仅支持传统工作负载,也支持新兴数据中心工作负载,囊括了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企业用户的新旧IT需求。
这在很大意义上,为企业用户迈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计算架构支持,特别针对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这样的环境,带来了更为高效灵活的计算支撑。
PowerEdge MX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用户在计算、存储、网络上的灵活组合与构建,优化企业IT资源,实现未来就绪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3
网络:万变不离开放
戴尔易安信在存储、服务器领域有着突出表现,数据中心网络领域当然也少不了创新积累。
在加快行业迈向关键应用和用户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用户对于计算、存储、网络的巨大创新需求,都必不可少。
戴尔易安信一直非常强调开放式网络,在向以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标志的数据中心架构转变中,网络技术的解耦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软件定义网络(SDN)转变的大方向,帮助企业用户在网络构建上获得更高的创新与成本节约。
戴尔易安信在网络领域支持Big Switch Networks、Cumulus Networks的技术,以及VMware NSX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网络虚拟化平台。
2017年,戴尔易安信已经与Silver Peak、VeloCloud和Versa合作,共同推出了用于数据中心互连的开放式交换机和SD-WAN Ready节点。
戴尔易安信的SD-WAN Ready节点可以让用户从第三方厂商处获得SD-WAN软件,并紧密集成,能够与戴尔易安信硬件解决方案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纵观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软件定义架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将开放网络推向边缘、分支机构层面,因而用户在网络产品硬件与软件的选择上必然会越来越灵活和开放。
之前,为了帮助用户在横向扩展和云环境中更快速地取得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实现运营的变革和现代化,戴尔易安信与Red Hat等行业合作伙伴合作,不断推进加快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解决方案的普及。
实际上,升级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企业用户必须满足虚拟化、不断变化的流量模式,以及云环境带来的创新需求。戴尔易安信通过使用标准技术,与业界多个合作伙伴合作,提倡开放网络架构,避免了用户被个别厂商技术锁定,实现网络架构的未来就绪,从而更快捷地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DN)、云服务以及NFV应用与业务创新的有机结合,获得数字化转型的真正价值。
因此,早在2014年,戴尔易安信就公开提出了开放网络战略(Open Network1.0),具有前瞻性的网络整合解决方案也赢得了用户的认同。到了2018年,戴尔易安信开放网络战略升级到了2.0时代,以更开放的硬件+灵活的软件模块组合,帮助企业用户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求实现网络层面的便捷组合。
通过硬件平台、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功能软件的完全解耦,戴尔易安信开放网络2.0战略完全能够满足传统数据中心整合、虚拟化环境支持、多站点数据中心互联,以及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用户的不同网络解决方案需求。
戴尔易安信基于在网络领域的创新,以及服务器、存储领域的重要积累,在助力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云与混合云发展是未来的大方向,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等应用也将进一步加强,戴尔易安信也将为此有更多新的举措。
4
在中国为中国,迎接未来二十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跟随戴尔回看企业级IT这过去的二十年,伴随着企业级IT领域中存储、服务器、网络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变迁,戴尔经历这二十年后也正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开端。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作为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战略重要的一部分,戴尔易安信中国从1.0发展到4.0,不仅成功整合了戴尔中国与EMC中国的整体资源,同时随着戴尔中国4.0+战略的本地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也将更深入地融入本地生态系统,携手本地合作伙伴、用户、科研机构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 目前为止,戴尔易安信正在推进中国大数据联盟实验室、创新云联盟实验室、超算实验室和物联网实验室的整体建设。这四大实验室的建设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用户、合作伙伴带来了在技术、产品、方案、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前瞻性、实践性、体验性。更为灵活方便的本地化测试环境,自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全球创新技术的近距离接触与实践机会。
况且这也是一个大家互动、学习、体验、提高的平台,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企业用户处于多云、混合云构建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这样一个开放环境提供的测试、实践与应用的机会,用户可以从中获得来自多个领域的最新应用实践与全球技术的展示与体验,将极大促进企业用户在多云、混合云方案上的价值实现与创新。
因此,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更需要有着本地化特色的全球性厂商的支持。这也将有助于戴尔易安信更细致、更全面、更周到地为中国用户提供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方案、经验,并以中国用户需求为核心,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一个全新的多云、混合云创新时代的开端,在中国为中国的戴尔,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二十年。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允许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上移动以及提供访问诸如您的个人资料和购买、登录凭据以及网站其他区域等功能的访问权限。
用于了解我们网站上的用户行为,并展示与您的兴趣更相关的广告。
通过收集和报告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访问者如何与我们的网站互动。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8G 1TB SAS H330 DVDRW 495W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请输入兑换码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